●2月9日,巴中市图书馆、巴州区图书馆、南江县图书馆被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中心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学会评审认定为“2016年四川省全民阅读先进单位”
●2月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表扬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决赛获奖及入围作品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对我市选送的四川清音《竹颂》入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决赛进行了通报表扬。
《通报》指出,近年来,全省广大文化工作者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特别是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决赛作品和入围作品较上届分别压缩91%和76%的情况下,四川清音《竹颂》等作品入围决赛,充分展示了四川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和表演水平,展现了四川艺术大省、群众文化大省的实力和地位,宣传了四川文化形象。
群星奖是文化部于1991年设立的全国群众文化艺术最高政府奖,每三年评选一次。我市选送的作品四川清音《竹颂》突出重围,入围决赛。作品通过“自然之竹”“人文之竹”“精神之竹”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作品立意高远,风格清新,具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是我市近年创作生产的又一精品力作。
●2月13日,市文广新局以校园周边为重点,围绕上网服务经营场所、出版物市场、文化娱乐市场等经营场所,开展为期1个月的校园周边文化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2月17日上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涂虹来我局调研文化工作,涂部长一行先后调研了市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阵地和市南龛文化产业园建设及体制改革推进情况,并在市文广新局会议室召开了全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汇报会。
涂虹部长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她指出,文化工作要始终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为“建设五彩巴中、实现五大跨越”提供精神动力、经济动能,推动巴中经济社会发展。
涂虹部长在讲话中要求,一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文化导向。要把中央、省、市决策部署贯彻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好,把决战脱贫攻坚的正能量传播好,把笃学、朴实、勤劳、尚美的巴中人文精神弘扬好。二要坚持需求导向。要找准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利用文化活动把老百姓组织起来,让他们参与进来,寓教于乐,推动乡风、民风转变;要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展示工作,要体现公益性、惠民性,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三要坚持创新引领。加强思路、观念、路径、方式的创新,研究新情况、采取新举措,切实提高文化市场管理、文艺创作、文化惠民水平。四要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手抓。进一步夯实文化发展基层基础,促进文化事业保基本、促公平、提水准;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保障,建设讲政治、守纪律、懂管理的文化队伍;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体系研究和发展状况调查,提高文化产业支撑力,实现文化事业支持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反哺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
●2月20日,我市第一支民族管弦乐团正式成立。乐团的成立,填补了我市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的一项空白,对全市民族器乐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月23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温奇志来我局调研市第四次党代会、市人大四届一次代表大会贯彻落实情况。温奇志副市长首先调研了市文化馆、市图书馆等文化阵地建设和运行情况,并主持召开了全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座谈会。局领导、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各文化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汇报会。
温奇志副市长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并对2017年工作重点,逐一研究指导。温奇志副市长指出,文化工作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建设五彩巴中、实现五大跨越、助力脱贫攻坚发挥文化力量,引领和推动巴中经济社会发展。
温奇志副市长在讲话中要求,一要依法履行职能职责。要着力落实好行政管理职责,优化好政务服务职能,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三大块工作互动发展,要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目标管理,确保落实。二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坚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加快弥补文化阵地建设短板,充分发挥文化阵地功能;要进一步加强创作、管理、技术等方面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借鉴学习好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三要推动文化产业突破性发展。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文艺精品,挖掘红色、历史、生态三大特色文化内涵,认真研究文化定位、规划、品牌打造问题,丰富文化发展载体,加强同旅游、生态农业、现代工业、森林康养、餐饮服务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创新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市场主导、政府规范、社会参与,运用市场手段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2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长云带领市人大法制工委调研组赴恩阳区玉井乡、渔溪镇等乡镇调研《巴中市红军文物保护条例(草案)》立法工作。